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2007+2012年数据
《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是由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编制并出版的重要经济统计资料。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概述
二、内容构成
投入产出表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投入产出表的形式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收入和使用过程。具体来说,投入产出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产品部门×产品部门的中间投入流量矩阵:反映各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对其他部门产品的消耗情况。
产品部门×最终使用部门的最终使用流量矩阵:反映各部门的产品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出口等最终使用的情况。
产品部门×增加值项目的增加值构成矩阵:反映各部门的增加值构成,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
三、重要作用与意义
投入产出表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经济结构分析:投入产出表可以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量化国民经济结构和重要比例关系,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能源环境研究:投入产出表可以用于能源和环境分析,评估各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对能源和环境的消耗与影响,为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参考。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投入产出表可以用于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问题,分析各部门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为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全球价值链分析:投入产出表还可以用于全球价值链分析,评估各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贡献,为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提供参考。
四、版本与更新
投入产出表是定期更新的经济统计资料。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规定,逢2、逢7的年份进行专项投入产出调查,并编制投入产出基础表;逢0、逢5的年份在投入产出基础表的基础上推算投入产出延长表。例如,2012年、2017年和2022年都进行了投入产出调查并编制了相应的投入产出表。

下载地址:
“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2007+2012年数据” 的相关文章
数据介绍突破性创新,也被称为根本性创新或革命性创新,是建立在新的科学和工程知识基础上的创新,具有“非线性”和“革命性”特征。它不是对企业原有能力的简单修补,而是彻底改变现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技术基础。突破性创新能够完成技术轨道的跃迁,具有颠覆原有形式、变革市场的重要意义。渐进性创新是一种渐进的、连续的...
企业实现技术多元化和知识多元化能够给企业带来多方面的好处,包括开拓新市场和增长点、降低技术风险、促进创新、增强竞争力、提升创新能力、增强适应能力、提高决策质量、促进团队协作以及增强企业文化等。这些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
省级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指在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内,常住居民在特定时期内(如一年)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该支出总额除以该省级行政区域内的居民家庭常住人口数,所得到的平均值即为省级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这个指标是反映该省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的重要经济指标。城乡消费差距=城镇居民人均...
媒体关注度是一个衡量公众对某个事件、话题或个体关注程度的重要指标。它主要反映了新闻媒体、社交媒体、博客等对于某一事件、话题或个体的报道和讨论程度。媒体监督的J-F系数(Janis-Fadner系数)是一种用于测量媒体关注度的指标,特别是用于评估媒体对企业、事件或话题的监督力度。J-F系数基于媒体报道...
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是一个多维度、综合评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它基于一系列具体指标来衡量数字金融服务在满足人们金融需求方面的普及程度和可访问性,对于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普及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数据为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字金融覆盖广度指数、使用深度和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包含各类分指数比如...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过程。产业集聚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反映了某一地区内产业聚集的程度、要素集聚的密度以及产业基础结构的结合情况,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计算方法:1、产业集聚水平=(各省份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