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
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NSRC)设计与实施的一项大型追踪调查项目。
一、项目背景与目的
CEPS旨在揭示家庭、学校、社区以及宏观社会结构对于个人教育产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教育产出在个人生命历程中发生作用的过程。该项目为相关学术研究及政策制定提供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多层次基础数据支持。
二、调查设计与实施
抽样设计:CEPS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设计,根据规模随机选择全国约20,000名学生的学校为基础的代表性样本。这些样本涵盖了28个县级单位的112所学校、438个班级。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及校领导。其中,学生问卷主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学校环境、学业成绩等方面;家长问卷则涉及家长的背景信息、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期望等;教师问卷和教师校长问卷则关注教师的教学经验、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对教育环境的看法等。
调查周期:CEPS从2013-2014学年开始,基线调查已完成,随访调查是年度进行的。样本青少年毕业后进入中学阶段,在初中毕业后的第1、3、7、8、17和27年进行调查。CEPS将持续超过30年,期间将以10年为间隔启动一批新的七年级生队列。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
CEPS采用多样的方法和各种技术收集全面的高质量数据。收集到的数据会进行标准化处理,如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标准化,以便于不同学校和地区之间的比较。
四、数据应用与影响
学术研究:CEPS的数据和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CEPS,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现实问题,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来源。
政策制定:CEPS的数据和研究成果也为教育决策者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教育实践:CEPS的数据还可以帮助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育环境,从而优化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
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是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型追踪调查项目,旨在揭示多重背景与个人教育成果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研究教育成果在人们一生中的影响。该项目为学术研究、政策制定和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