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21年省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计算代码及原始数据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习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成为重组实体经济要素资源、重塑实体经济结构、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力量,“十四五”时期,应当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拓展实体经济发展新空间。
数据整理数字经济发展指标和实体经济发展指标计算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水平,最新数据区间为2006年-2021年,包括代码及计算过程,由熵值法和耦合评价模型得出融合水平结果。
数据名称:省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
数据年份:2006-2021年
数据指标
实体经济发展指标数据
地区、总产值、金融产业产值、房地产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物进出口总额、生产总值(除金融房地产)
数字经济发展指标
地区、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长途光缆线路长度、域名数/万、网页数/千万、IPv4地址数/百万、邮政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总量、快递量、专利申请数、互联网普及率、移动电话普及率、线性插值R&D经费支出、固定电话年末用户(内生性工具变量)、产业结构升级指数、1/HL、产业结构高级化、R&D经费支出/十亿元
数实融合
地区、年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数实融合水平
数据截图

下载地址:
付费查看下载地址
“2006-2021年省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计算代码及原始数据” 的相关文章
行业产值是指一定时期内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反映了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行业产值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的指标,是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和主要比例关系、计...
中国各区县新型城镇化试点DID(Difference-in-Differences,即双重差分法)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官方机构发布的试点名单及相关政策文件。DID方法常用于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通过比较实验组(即试点区县)和对照组(即非试点区县)在政策实施前后的变化,来评估政策效果...
企业创新质量是指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创新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综合体现。它衡量了企业创新活动的成果是否满足市场需求、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要求。企业创新宽度是指企业在创新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技术领域和市场领域的广度。它反映了企业创新活动的多样性和跨界性,以及企业对新兴技术和市场的敏...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将企业生产经营的某一个环节甚至整个业务流程的信息数据全部整合起来,形成有价值的数字资产,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处理技术反馈有效信息,最终赋能到企业商业价值的过程。这是一个建立在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基础上,进一步触达核心业务,以新建一种商业模式为目标的高层次转型。...
地级市行政审批数据是指在地级市范围内,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交的行政审批申请进行处理的各项数据。地级行政审批中心数据库由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徐现祥教授团队, 依据各地行政审 批中心官方主页的公示信息整理构建。 目前发布的是截至 2015 年 1 2 月, 333 个地级行政审 批中心相关数据,...
中国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出口贸易的引力模型面板数据分析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多个因素对贸易流量的影响。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GDP、距离、人口数量、贸易政策、贸易便利化和产业结构与专业化等。通过引力模型面板数据分析,可以识别这些因素的影...